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化工纖維,出廠的時候白度是不夠的,往往還需要進行增白增亮的處理,而添加滌綸增白劑是Z為有效的增白方式。近期,有部分客戶跟練達熒光科技反應說添加了滌綸增白劑,但是增白的效果不明顯,有的甚至還比之前更黃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大家聊一下織物印染中影響滌綸增白劑增白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白布
影響滌綸增白劑增白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被增白基質的白度、毛效和吸色率,工作液的水質,增白時工藝參數的控制等。
(1) 被增白織物的影響:滌綸增白劑的增白是光學上的補色、增亮,它不能代替化學漂白;含有色素、底色深暗的紡織品如果不經過化學漂白而單用滌綸增白劑處理,則得不到理想的增白效果。
(2) 水質的影響:硬水能與某些滌綸增白劑結合,生成黃綠色的不溶物,不但會造成滌綸增白劑的浪費,還會嚴重影響增白效果。工作液中的鐵、銅、鋅、錳等重金屬離子會對陰離子型滌綸增白劑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使滌綸增白劑形成不溶或難溶的磺酸金屬鹽而產生沉淀,或者使陰離子型滌綸增白劑的吸收光譜向深色變化而抑制熒光,使織物無法漂白和增白。
(3) 滌綸增白劑的泛黃點:照射在織物上的紫外光是有限的,因此,通過滌綸增白劑反射出來的藍光也是有限的,當滌綸增白劑達到某一數值時,所反射出來的藍光達到大值,若再增加滌綸增白劑的用量,則織物的白度不但不能增加,相反還會隨著滌綸增白劑用量的增加而使白度有所下降。滌綸增白劑所反射出來的藍色光剛好與織物所反射出來的黃光強度相等時,則織物看上去很白。不同織物對光的反射量不同,其反射出來的黃光強度也不同,因此,滌綸增白劑在不同織物和不同光源下其泛黃點(用量)是不同的。
白布2
(4) 溫度的影響:提高溫度可以提高滌綸增白劑的擴散速率,加速滌綸增白劑的上染率,調節工作液溫度時升溫不能過快,要保證染液的溫度均勻一致。提高溫度可以使滌綸增白劑的聚集體發生解聚,從而有利于滌綸增白劑分子向纖維內部擴散,同時,還可以避免滌綸增白劑在纖維表面上凝聚而產生的一種“泛黃”現象而造成增白效應的降低。滌綸增白劑VBL用于棉織物增白時,浸染增白溫度控制在2050度;,軋染增白溫度控制在4045度,皂浴增白溫度控制在8090度時比較適宜。
(5) 染浴pH的影響:染浴pH也是影響增白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pH的染浴將直接影響滌綸增白劑的穩定性、溶解性及與纖維的親和力。同一滌綸增白劑在不同的織物上以及在相同織物上采取不同的增白工藝,其增白效果的pH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滌綸增白劑以前,要經過小樣試驗來確定其適宜的pH范圍。
(6) 中性鹽的影響:滌綸增白劑的上染性與直接染料相似,增白時必須在染浴中加人適量的無機鹽元明粉或氣化鈉促染,否則滌綸增白劑不易上染或上染率很低。中性鹽對滌綸增白劑的促染機理是:中性鹽能降低或克服纖維素纖維上染過程中纖維上的電荷對滌綸增白劑陰離子的排斥力。
衣物
(7) 氧化劑、還原劑的影響:滌綸增白劑對次氣酸鹽或亞氣酸鹽不穩定,但對過氧化物穩定,它們可以被加人到過氧化物漂白浴中。
(8) 表面活性劑的影響:滌綸增白劑有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之分,在離子型滌綸增白劑溶液中加人帶有相反電荷的表面活性劑時,則會產生混濁或沉淀,有時甚至會導致熒光猝滅,從而影響增白效果,而加人相同電荷的表面活性劑則無影響或影響很小。
(9) 滌綸增白劑的復配增效: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滌綸增白劑混合后對織物進行增白時,與總量相等的各個單品種組分相比,復配后的滌綸增白劑的增白效果更好。這種效應稱為滌綸增白劑的復配增效,其原理是:復配后增白劑的吸收光譜的區間和反射光譜的區間均有所增加所致。復配增效的作用:提高白度,降低用量,改善應用性能,改變熒光色調。
地址:佛山市禪城區塱沙路179號安東尼國際6樓602-608
手機:13326769955 孫先生
傳真:0757-82207677
電話:0757-82206377
QQ :979037745
郵箱:979037745@qq.com